漫步在潍坊学院校园,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融合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建筑,与山水、道路、林木交相辉映,滋养着师生的心灵,涵养着师生的品行,承载着弦歌不辍的厚重底蕴;独特的校园景观已上升为校园的文化符号与文化品牌,成为彰显大学文化积淀与文化精神的鲜明旗帜。文化育人品牌的塑造,得益于潍坊学院在优化育人环境、搭建文化育人体系、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加强校地文化共建等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
着力优化“三全育人”环境 实现“以文铸魂”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严格落实《潍坊学院“三全育人”清单制度实施方案》,建立分类育人清单,明确校内各岗位教职工的育人职责,在全校形成人人想育人、人人知育人、人人会育人的“三全育人”体系;充分发挥校报、校园广播电视作用,重视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的宣传和育人功能,大力加强网络文化建设,进一步构建体现信息化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宣传体系。
注重文化环境的底蕴和育人功能,不断拓展校园文化载体,充分发挥“四馆一院”(潍坊文化名人馆、古籍馆、民间美术馆、校史馆和文博院)的育人作用,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开展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厚植绿色发展理念,将绿色学校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人才培养目标,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成效显著,成功获评“山东省绿色学校”。
着力搭建文化育人体系 实现“以文育人”
学校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为基础,以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为路径,建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红色革命文化打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企业文化涵养的校园文化育人体系。
打造诗词传承文化品牌,让中华诗词在潍坊学院“经典永流传”;以读书节为载体,打造书香校园,成功入选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山东省中华经典吟诵特色学校、山东省美育浸润行动计划试点单位;开展红色主题论坛、“红色传承”主题教育,创作排演原创红色题材话剧《我们正青春》等;举办“讲述创业故事·传承工匠精神”优秀企业家进校园活动,让师生感受企业文化,推动地方企业文化、行业文化与学校专业文化融合建设。
着力推进文明校园创建 实现“以文化人”
学校以省级文明校园创建为抓手,不断推进校园文明建设。持续组织志愿者开展网上文明传播、“三下乡”志愿服务等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等6支志愿服务团队入选国家、省级重点团队;积极参与并承办潍坊市“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公益广告设计大赛、“弘扬时代新风 争当文明市民”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开展“潍院最美教师”“潍院好人榜”评选。
发挥省级文明校园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市区结对共建,推动惠民服务向基层末梢延伸;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资源优势,与两所县域农村中小学对口开展美育浸润行动。学校于2022年获评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校园。
着力推动校地文化共建 实现“以文聚力”
学校把地方性、应用性融入学校文化建设,深化区域文化研究,发挥大学对地方文化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打造区域文化研究高地,服务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塑造学校在地方的文化品牌。
学校潍水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吸纳潍坊著名非遗文化传承人作为研究人员,整合和引领潍水非遗文化建设,获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成立潍坊东亚文化研究院,为东亚文化的交流互鉴提供理论研究服务,助力潍坊市“东亚文化之都”创建;由学校发起倡议,青海师范大学等9所高校共同参与成立黄河流域高校金石书画研究与创新发展联盟,主动对接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成立“陈介祺金石书法学院”,弘扬潍坊“金石文化”,主动对接潍坊高品质现代化城市建设。
学校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上取得新进展。学校推出的地方特色动漫系列作品《文明小卫士罗贝儿》《我们的节日》走进中小学课堂;由学校教授主编发行的《历代诗咏潍坊总汇》,收集整理了上自先秦、下讫清末历代歌咏潍坊的古典诗词近万首,总字数180万字,堪称一部诗体的潍坊全志。
(作者:王珍 张晓丽 )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15日 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