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文明之窗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文明之窗

文明之窗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文明之窗
潍院好人榜 第十一期
发布时间:2022-12-09 作者: 浏览次数:263

  骞         种子与设施农业学院  教师(类别:敬业乐学)

舍小家为大家,尽职履责勇担当


张骞,男,汉族,中共党员,1971年5月生于山东省潍坊市,现任潍坊学院种子与设施农业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学工办主任)。

他牢记立德树人的宗旨,积极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带动他们改变观念,取得进步。他工作认真负责,连续多年荣获“潍坊学院优秀教师”“潍坊学院优秀辅导员”“潍坊学院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业务能力过硬,得到学校、学生、家长的一致认可。

他义无反顾冲锋在前,奋战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他舍小家为大家,把责任和担当留给了学校师生,一心抗疫。承担了在校学生及教职工疫情安全防控工作,组织在校教师测量体温、参加核酸检测、收集数据分析对比、帮助有特殊情况的教师……这些都成了他每天工作的内容。对于服务工作,他勤勤恳恳、恪尽职守,每天起床后就安排当天核酸检测学生名单,核酸检测现场始终有他忙碌的身影,他组织学生按序参加检测,帮助大家顺利完成核酸检测任务;学生宿舍留下他天天检查的记录;反复比对学生检查检测数据,常常看到他认真仔细的脸庞;解决研究生复试考生问题,有他忙前忙后的身影;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问题,他办法多,为学生纾困解难;做同学们的生活保障工作,他细致耐心。时刻践行着入党时的誓言,以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用实际行动把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书写在岗位上、把使命落实在行动中,为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冲锋陷阵。

作为辅导员,他扎根工作一线,为学生们遮风挡雨。他深知,自己不仅是一个孩子的父亲,更是学生们信赖的辅导员。当疫情来临时,他顾不上自己的小家,把孩子安顿在岳父岳母家后,迅速回到工作岗位,与他最关心最疼爱的这些“大孩子”们在一起,守护他们的安全与健康。在核酸检测现场,他是暖心的“大白”,指导同学们应检尽检、不漏一人;在寝室,他给学生解答各种疑惑,关注学生心理,安抚学生情绪,让他们在突发困难面前不迷茫、不恐慌;无论线上还是线下,不变的,是他始终如一地挂念着他的学生们。

他与妻子身处不同岗位,却用同样的行动一并投入到疫情防控战中。他们几乎见不上面,即使因为工作遇到,也只能匆匆一晤。正如他们所说,防疫成功就是他们的最大愿望,以后回家见面的机会多的是。他是广大党员中平凡的一员,用行动践行铮铮誓言,舍小家为大家,尽职履责,勇敢担当,彰显了我校党员教师的风采。他说,“这是我们的分内之事,家长把孩子放心地交付给我们,守护他们的健康、安全是我们每一个老师应该做的,尤其是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站出来护着他们,给他们赋能,让他们心安,守护了孩子们的平安,也就守护了几千个家庭的平安,也算是为祖国、为我们的潍坊、为学校贡献了一点点自己的力量吧。”

疫情防控工作中,他是默默无闻、甘苦与共的勇士。微光如炬,照耀前行,他相信与所有的党员教师们一同坚守,“疫”路同行,必定能冲破疫情阴霾,共同迎接最后的胜利。

谷善茂          歌尔科技产业学院   教师(类别:敬业乐学)

坚持立德树人,探索产业教育新模式

谷善茂,男,1978年5月生,山东寿光人,汉族,中共党员,2009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副教授,现任职潍坊学院歌尔科技产业学院教师党支部书记、院长助理、本科教研室主任。所授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良好,近十年来教学效果考评优秀率超过50%,2020年、2021年年度考核优秀,教学效果优秀,2021年获得“潍坊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称号。重视教学研究工作,在自动化学科国际顶级期刊《AUTOMATICA》发表标志性论文成果,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项,市厅级课题4项,发表教研论文2篇,横向课题3项,获取科研经费100多万元。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高级会员,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深受学生、同事、领导的好评。

一、政治素质过硬,工作成效显著

谷善茂同志思想政治素质好,理想信念坚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教学一线工作,教学工作热情饱满,积极配合院长、书记完成好学院的教学、科研等工作,还分管本科教研室工作,全面负责本科教研室的教学任务安排与督导工作。工作中表现出良好的组织观念、大局意识和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出色地完成了党组织交给自己的各项任务,得到了院领导和师生们的肯定和认可。

谷善茂同志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目前担任歌尔科技产业学院党总支委员会纪检委员、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院教学督导组副组长。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为学院的教职工服务,为学院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取得了广大师生员工的认可和信任,有较高的威信和群众基础。

二、教研水平精湛,教学效果突出

课堂之外,谷善茂老师非常重视教学研究工作,2022年主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重点课题1项,2021年主持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点课题1项,发表教研论文2篇,在项目化教学、产教深度融合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课堂教学这一最重要的环节,他以育人为根本,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他非常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工作技能的提高,无论是重复课还是新开课,他都认真准备每一堂课,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并且注重授课方法,充分发挥教师、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作风,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果,他教过的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学到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三、科研能力较强,学术成果显著

科研是教学的基础与保证。谷善茂老师在认真完成日常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同时,惜时如金,克服多种困难,积极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努力保持并不断提高自己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从教至今,在承担大量的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同时,从未放松科学研究,在科研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其标志性论文成果“Finite-time integral control for a class of nonlinear planar systems with non-vanishing uncertainties”发表于自动化学科国际顶级期刊AUTOMATICA,有力地推动了我校自动化学科的发展。

四、探索产业教育理念,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谷善茂同志先后兼任原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信息技术教研室主任、歌尔科技产业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院长助理等职务,他对自己所承担的各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带领教师们与歌尔企业教师进行了多轮的探讨,制定了“理实岗”三位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重构、项目化教学方案的实施、创新学生考评方式四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进,使培养的学生既具有相对全面的专业知识,又提前接触企业的文化、熟悉生产流程,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与个人发展潜力,为区域经济的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提供了人才支撑。

五、兢兢业业教学,积极迎接各种挑战

谷善茂同志服从学院教学工作安排,一直承担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任务,年年超额完成学院规定教学工作量。先后承担了《EDA技术》,《现场总线技术与应用》、《PLC原理与应用》、《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专业主干课程的讲授,还参加了两个本科专业的学生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教学任务。他乐于为师生服务,无论是自己工作分内的还是分外的,他都积极参与,加班加点,兢兢业业,毫无怨言。

疫情防控期间,谷老师一直奋战在防控的战线上,主动要求入校参与学院的各项疫情防控任务,从不叫苦叫累,主动参与学校的各项志愿服务工作,无私奉献。他这种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以身作则的榜样力量深深感动和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谷善茂同志就是这样,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教书育人这一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认真负责地履行一名党员干部的神圣责任,以高尚的师德、敬业的精神、无私的奉献、一流的业绩,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静        学生工作处(武装部)教师  (类别:助人为乐)

志愿服务送温情  热心助人暖人心

李静,女,1980年5月出生,山东肥城人,学生工作处生涯发展指导中心主任。自2015年年底加入潍坊市金阳公益服务中心,成为一名志愿者以来,她先后参与了青州庙子村助学活动、为临朐冶源镇巩家桥村幼儿园捐赠滑梯、关爱环卫工人“暖心计划”、“浓情腊八 爱暖中华”爱心送粥、“爱在金阳 助力圆梦”寒冬送温暖等多项公益活动。曾多次被潍坊市金阳公益服务中心评为“优秀部长”,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工会积极分子。

一、提高党性修养,践行助人初心

她的父亲是一名老共产党员,父亲时常教育她“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尽可能地帮一把,单位上、家族里谁家有事,都少不了他忙碌的身影,父母为她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作为一名有着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在鲜红党旗的指引下,她和众多志愿者们一起,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一路撒播希望和幸福。

她作为金阳公益大讲堂的负责人,曾多次为潍坊武警总队、冬夏令营、向日葵助学活动做公益讲座,为昌邑文山中学、诸城龙城中学、潍坊翰林社区做高中选科、志愿填报的公益讲座,惠及学生3000余人。

她说做公益多年,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一个飘着雪花的冬日,她与金阳公益的队员顶着严寒到青州庙子镇走访贫困儿童和孤儿。那天,去小伟家的路并不好走,一路都是土路,好不容易来到小伟的家,没有院墙的院落,糊满报纸的顶棚,还有小伟神志不清的父亲,让她非常震撼。她了解到小伟的妈妈病逝后,父亲深受打击精神变得不好,小小年纪的他不仅要上学,还要照顾父亲。看到孩子穿着单薄的衣服,已经明显短了半截的裤子,裂开了口的鞋子,作为志愿者的她哭了一路,回家后收拾了儿子的羽绒服、裤子,购买了新球鞋给小伟寄过去。在她的引领下,她的儿子也参与到志愿服务的队伍中,礼让斑马线、寒冬送温暖都有他的身影。

二、践行志愿精神,融入日常生活

2022年春天,面对新冠疫情反复的形势,她放下在家上网课的大宝和仅仅三岁的二宝,第一时间跟她的学生在一起,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那一刻,她觉得志愿精神的发扬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在核酸检测现场、在宿舍内消杀的工作中、在搬运物资的忙碌中、在统计疫情防控数据的日日夜夜里,那一抹中国红恰似春日里的暖阳温暖了众多师生的心。

4月初,她的学生小Y同学突发不适,查出患了突发疾病,需要立马入院治疗,高昂的治疗费用让这个贫寒的农村家庭雪上加霜。她心急如焚,经过积极申请,学校及时拨付了救助资金,减轻了这个家庭的经济压力。同时,她积极呼吁文史学院全体师生、学生家长们奉献爱心,点点爱心汇聚成一片爱的海洋,一天的时间累计捐款5万余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9月份小Y同学终于回归了她心爱的校园,小Y的妈妈还专门做了锦旗来感谢学校和她给孩子的帮助。

她认为在工作中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了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志愿者行动。比如:学生在咨询时能够做到一口清,学生就会少跑腿,少走弯路;一句善意的提醒,学生就会远离诈骗、避免一些损失;真诚的谈心谈话,可能就会让学生脱离抑郁的状态,有了努力的方向。

三、探索公益路径,凝聚青春力量

她认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应该感召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共同回报社会,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援助之手。2017年7月,她开始担任文学院2016级的辅导员,带领文学院的“小橘灯志愿者服务队”积极投入到为社会服务的志愿活动中来,2018年2月4日,由潍坊市妇联、共青团潍坊市委、金阳公益共同举办的“金阳之爱 益起圆梦”冬令营活动圆满开营,参加冬令营的是来自潍坊周边的15名贫困儿童、事实孤儿,文学院的小橘灯志愿者陪伴这些孩子长达7天,为他们带去温暖,传递爱心。3月10日,文学院的小橘灯志愿者服务队参加了“希望山东 我的城市新妈妈”安丘走访困境儿童志愿服务活动,走访了辉渠、石堆两个乡镇十几个村庄的87名贫困儿童和孤儿,得到了潍坊市妇联、共青团潍坊市委相关领导的好评。小橘灯志愿者服务队在柳编、核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拍摄中、在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小橘灯志愿者走进社区,捡拾垃圾,清理小广告,治愈小区牛皮癣的青年力量志愿服务活动中、在走进盲校志愿服务活动中弘扬了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用实际行动将“小橘灯”点亮,为志愿服务活动增添了青春力量。

 她说“被需要是一种幸福。”这感觉是她做志愿者之后才慢慢开始理解的。多年的志愿服务工作,与金阳公益这一群志同道合的爱心人士一起,更让她懂得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奉献、什么是感恩、什么是情怀,今后她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继续践行志愿服务精神!



韦怀春        文史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学生(类别:见义勇为)

义无反顾热心肠  互助友爱暖人心


韦怀春,男,1999年2月生,共青团员,文史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2021级旅游管理专升本2班团支部副书记。

“韦怀春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他对任何人都很友好,发自内心的那种。就像‘雷锋出门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一样。韦怀春同学,值得!”提起韦怀春,他的前舍友难掩赞叹之情。在同学们眼里,韦怀春是“热心与善良”当之无愧的代表。他专程给打篮球崴脚的同学买膏药和红花油;将自习室的位置让给别人,自己跑去图书馆学习;不辞辛苦地一连十几天给隔离的同学送一日三餐……一个温暖的形象渐渐被勾勒出来,这些告诉我们危急关头伸出的那双援手,不是一次心血来潮,而是一件在他心目中寻常的“应该做的事”。

2022年10月9日下午2时左右,韦怀春正路过弘德湖附近,看到一位同学突然倒地,浑身抽搐,而周围两位同学正试图唤醒他。他几乎未加思考便跑上前去,询问这位同学是否需要帮助。没想到,这两位同学也和他一样,是出于热心肠前来查看情况,并不知道该同学具体发生了什么。

与大多数人一样,韦怀春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突发情况。面对意识昏迷、肢体僵硬的同学,他的心中充满了不安与慌张;可强烈的责任感却将他牢牢地钉在原地,使他义无反顾地选择留下来帮忙。“我一开始也不知道做什么,但我就是觉得应该留下来,哪怕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呢?”

在他看来,去帮助一名需要帮助的同学是出于本能,在那一刹那,没有权衡利弊,没有思考帮助这位同学能否获得感激,没有顾虑救助这位同学是否会因此承担不必要的责任,他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救人”。

在得知已经拨打校园120后,韦怀春镇定心神,和其他两名同学将人平放到地上,同时将他的头部微微偏向一侧,以便分泌物与呕吐物从口腔排出,尽可能在医生到达前做好初步的急救。而后,通过该同学学生卡上的信息,韦怀春联系到了其辅导员老师。“辅导员老师说,这位同学之前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时我才感觉悬着的心慢慢放下来。”

正是因为他们及时恰当地处理,为医生的救助提供了良好的施救条件。校园120赶到后,在看到喂进病人嘴里的药一次又一次地被无意识地吐出来时,韦怀春果断俯下身子,用双臂轻轻夹住生病同学的上半身,稳定住该同学的身体,让医护人员顺利喂下药物。

从义无反顾前来帮助、采取急救措施稳定患者情况,到协助校医院医生进行施救,再到通过学生卡联系其辅导员老师,每个环节环环相扣、逻辑严密、临危不乱,韦怀春妥善处理好了每一个过程中的细节。

“真正感动人的,从来不是思想,而是年轻的勇气。”当他人置身于危难时,需要感同身受的正视和救助,更需要在“做”与“不做”之间快速抉择的一份勇气与果断。韦怀春就是这样凭着清醒的头脑、果敢的勇气,让“‘冷’头脑”和“热心肠”的见义勇为的行为温暖了整个校园。 


   石佳琪   教师教育学院(特教幼教师范学院)学生(类别:助人为乐)


芳华待灼,砥砺深耕

石佳琪,女,出生于2002年12月,教师教育学院(特教幼教师范学院)2020级学前教育本科3班学生,现任教师教育学院(特教幼教师范学院)第十届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列星剧社社长,微爱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秘书长,班级学习委员。

她政治素质过硬,学习综合测评成绩优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学生骨干,带领志愿者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曾获潍坊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个人、潍坊学院“抗疫青年志愿者标兵”“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参与项目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省级立项。

思想上,她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素质过硬;对共青团组织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积极主动完成团组织交办的各项任务,思想品德修养好,积极响应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号召,参加学校、院系组织的各种活动和讲座。

学习上,她理想信念坚定,学习认真刻苦,学习和综合测评成绩优秀。2021-2022年度,综合测评成绩专业第三,学习成绩专业第四。

工作中,她耐心细致,认真负责,工作经验丰富,办事效率高。2020-2021年度,作为骨干成员组织开展过多次创新创业大赛的院级选拔赛,承接各种有关创新创业类活动。累计举办线上和线下的初审及答辩达13次。多次组织校内大型科技报告、演讲比赛、文艺活动等,均取得良好效果。积极配合学生会各部门有效开展工作,有较强的团队精神,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生活中,她热爱祖国和人民,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较强,自立自强,乐观向上,性格开朗,兴趣广泛,一直活跃于各种活动比赛中,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活动中,她弘扬践行志愿精神,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参与“三下乡”等社会实践类活动和“挑战杯”等创新创业类活动;积极参加善爱课堂等志愿服务活动,探访脑瘫伴小儿麻痹的老人和老党员,定时陪伴“希望小屋”结对儿童。积极报名参加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突击队,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积极配合帮助医护人员扫码、核对检测人员、维护秩序等,综合表现优秀。

2020年寒假,她主动捐款,力所能及地帮助社区进行疫情防控服务工作;2021年寒假,她积极响应团省委和校团委的号召,主动报名参加“青鸟计划—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2021年暑假,她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在聊城等地组织分散实践,积极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022年3月,作为学生骨干,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表现突出。

获奖和荣誉情况主要有:

2020年12月,获评潍坊学院融媒体中心采编部“优秀个人”;

2021年10月,获评潍坊学院社团工作“社团活动积极分子”;

2021年10月,获评潍坊学院新生入校引导志愿服务工作“优秀青年志愿者”;

2021年5月,获评潍坊学院寒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

2021年12月,获国家励志奖学金;

2022年3月,参与的《惟爱听障儿童心理关怀计划》项目成功进入第十三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省赛阶段;

2022年4月,获评潍坊学院五四表彰“抗疫青年志愿者标兵”荣誉称号;

2022年6月,获评潍坊学院学雷锋志愿服务月“优秀个人”;

2022年6月,参与的《创“益”青年公益联盟》项目在第八届山东省科技创新大赛潍坊学院选拔赛获三等奖;

2022年6月,在寒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所撰写的调查报告被评为优秀调研报告二等奖;

2022年6月,参与的《微爱聋生心理关怀项目》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校赛铜奖;

2022年7月,参与的《惟爱青年创新公益实践中心》项目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中获得省级立项资格;

2022年7月,主持的《农村智能垃圾分类房》项目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中成功获得校级结项。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党委宣传部